艺考这个词对于很多艺术生来说并
3月25日,由中国建博会(上海
3月11日,WINDOOR第2
摘要:2021年3月4日,快马
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城市安全发展规律,有效实施城市安全发展战略,是推进和落实城市安全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根本保障。
方法论:从城市安全管理(监管)模式到城市安全治理模式
1.城市安全管理与城市安全治理的概念
安全治理与安全管理仅仅一字之差,但其内涵有着较大的差异。通常来讲,管理和监管都是单向的、单一的,居高临下的,管理的对象是被动的,甚至是不情愿的。纵观我国目前安全生产工作表现出的“保姆式”、“被动式”、“突击式”、“运动式”管理方式,以及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应付文化”、“追责文化”就是这种模式的产物。而治理是多向的、多元的、互动的,具有能动性和主动性的特点。监管方式下的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管理与被管理、被监管的关系,主动权在政府手中、企业管理者手中,当然,责任也在政府和企业管理者手中;而治理具有开放式、参与式、互动式的特性,强调主动、能动机制以及内需机制(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在内外因(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企业与员工、雇主与雇员、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相互有机的联动过程中形成共同参与、分级负责、人人有责的安全共需、共理、共建机制,从而在城市安全保障系统中协调动作、全面治理、科学管控、合理高效,在城市安全发展过程中各显其能、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笔者认为,从城市安全管理走向城市安全治理是我国深化城市安全体制机制改革、推进城市安全发展的理性选择和必然取向。这不仅符合当前国家管理、社会管理从管理走向治理的潮流,更是符合“安全人人需要”的安全公理,能够落实“安全人人参与、人人当责、人人共享”的安全定理。
2.城市安全治理的方法论
如何实施城市安全治理的模式与策略?基于笔者的研究和探索,建议应用“系统思想”、“战略思维”的方法论,构建城市安全发展“系统—战略”模式(见图3),其中三个维度的具体内涵是:
城市安全治理的逻辑维度: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规律,即理论支撑、文化引领、体系保障、方法落实。
城市安全治理的知识(理论)维度:城市安全发展的治理要素,包括安全目标、安全责任、安全制度、安全文化、安全教培、风险防范、安全法治、安全科技、安全基础、安全信息、安全效能等。
城市安全治理的主体维度:安全发展的参与主体包括政府、行业、企业、社会、公众五个主体。
3.治理城市安全发展的路径与基本方法
城市安全发展“系统—战略”模型是在城市安全发展理念引导下,通过“文化引领、理论指导、体系支撑、措施保障”的城市安全发展战略模式和系统工程。城市安全发展“系统—战略”模型具体展现了城市安全发展的理论指导依据、城市安全发展的基本准则、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目标及路径、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举措和方法体系。即确立城市安全发展的战略思想。以“科学发展、安全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为实现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幸福提供有力的安全发展保障和支撑。
推荐阅读:旗龙